議瑩今天就鳳梨外銷受阻議題、台澳荔枝合作議題向農委會主委進行質詢!
台灣鳳梨在市場上價格持續上揚,到昨天為止,鳳梨均價達每公斤31元、每台斤約18元,鳳梨過去產季均價約每台斤13元,但3月6日到每台斤達21元、3月9日又到19.8元,以大樹農會鳳梨來看,10公斤鳳梨販售500元,為市場行情價,但卻有超商業者販售10公斤裝鳳梨399元,甚至還有3/10前預購早鳥價389元的優惠,但扣除紙箱40元、運費100元後僅剩約260元,但目前260元去哪裡買6支10公斤裝的鳳梨呢?
議瑩認為電商平台促銷農產品是好意,但卻常常壓低價格,恐怕會影響交易市場,超商業者不一定是惡意,但如果與產地有落差的話農委會應該要去瞭解。
中國對台的鳳梨禁令固然是短期危機,但目前我國鳳梨外銷中國以外國家的情況不穩定,原因之一是部分農民還沒有相應的檢疫、包裝、冷藏運輸技術基礎,也反映台灣鳳梨外銷政策仍有不足。
目前國際農業朝向「智慧農業」發展,從品種源頭到市場銷售末端皆有專業團隊做系統整合,並導入區塊鏈、5G等科技打造完整且高安全性的產銷履歷,已是進軍國際市場的必備條件,台灣農業要跟國際接軌,必須加緊腳步導入科技農業的技術,以系統整合的思維發展商業化農業。
日前有社群媒體粉絲專業在臉書貼文,渲染我國與澳大利亞荔枝產業國際合作計畫是屬於品種外流,農委會是否能夠澄清此事?
農委會說明:臺澳荔枝案是在充分掌握國內及海外品種權、不回銷臺灣的前提上,推動産業策略合作,與品種外流中國大陸完全不能相提並論,農委會請外界不要以訛傳訛,以錯誤資訊傷害臺灣農業布局國際的努力。
荔枝屬於產期較為集中的作物,臺澳分處南北半球,可形成反季節生產互補,進行跨國週年生產佈局,有利臺灣品種荔枝拓銷全球,擴大國際市場利基。未來該會將透過正式授權,由臺灣與澳方民間進行合作生產及共同行銷,讓臺灣荔枝產業成為下個明星產業有能力走向世界。